6月27日,崔东树发布数据显示,2023年1-5月的纯电动乘用车国内零售164万台,新建29万个公桩和86万个私桩。按照乘联会纯电动乘用车的国内零售规模,公共充电桩如果与私桩看作1:1的用户服务数量对比(公桩等于私桩),则车桩比是1.43:1,充电桩是不足的。这里要拆分出插混充电较少的特殊性,也就是上海模式的,只烧油不充电的需求特色。
但如果细分功能看,公桩不等于私桩,按公桩的充电利用率是私桩的3倍,也就是3:1的关系,则充电设施与纯电动的销量占比达到0.96,基本是1:1的关系,由于公桩的安装暴增,总体车桩比已经达到1:1的相对合理水平。由于充电设施利用率差异大,因此目前的充电设施的运营收益压力较大。
近年来,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,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、服务范围最广、品种类型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。目前充电基础设施仍存在布局不够完善、结构不够合理、服务不够均衡、运营不够规范等问题。
(资料图)
着眼未来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快速增长的趋势,需要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,更好满足人民群众购置和使用新能源汽车需要,助力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与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。
1、充电桩总体状态
充电基础设施为电动车提供充换电服务,是重要的交通能源融合类基础设施。由于部分前期数据没有整理,因此这仅是2年的分析。
2021年7-12月的公桩数量增长22万个,随车私桩增长44.6万个,公桩充电量2.5亿度。
2022年1-6月的公桩数量增长38万个,随车私桩增长92万个,公桩充电量7.6亿度。
2022年7-12月的公桩数量增长27万个,随车私桩增长102万个,公桩充电量2.1亿度。
2023年1-5月的公桩数量增长28.6万个,随车私桩增长86万个,公桩充电量6亿度。
一般通过自有充电桩、共享充电桩以及小区或公司内的公共充电桩充电,各自占比在22%-26%之间,总体达到75%左右。15.4%的受访者在小区外路边的公共充电桩等地充电,部分受访者在商场、影院等地附带的公共充电桩充电。
2、各地公共充电桩特征分析
2023年5月较2022年5月公共充电桩数量增加65万个,增速46%。
2023年的广东的公共充电桩数量增长64%,增幅高于全国水平,份额也达到了22.2%的新高度。
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、内蒙的充电桩增长较快,远高于平均水平,体现了中西部的充电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。
北京的充电设施的状态有11.56万个公共充电桩,增速较差,但规模已经很大。
国内目前公用桩的车桩比远低于欧美,但存在利用率不足的问题,部分公共充电桩亏损严重。
3、各地公共充电站特征分析
各地公共充电站情况差异更大,主要是发达城市的充电站规模较大。广东、江苏、浙江、上海、北京的充电站的建设较好。
4、共享私桩的表现分化
私桩共享模式兴起,共享私桩具有提高私桩利用率、为桩主带来额外收入、缓解社会公共充电压力等优点,目前共享私桩刚刚起步,仅北京等的私用桩参与共享。相关部门出台政策,积极鼓励私有桩参与共享,也将为私桩数量增长提供一定动力。
北京的共享私桩的需求巨大,因此共享私桩的数量也是全国领先。而广东和上海的共享私桩数量相近,体现了大城市的补能难度大,共享需求较强。
5、前五运营商的运营规模特征
运营商的头部效应明显。目前的直流充电桩的发展规模较大,头部的运营商表现较强。
充电桩细分为直流桩(快充)和交流桩(慢充)两类。直流充电桩:体积较大,具有高电压、大功率和充电快的特点,对电网要求更高,通常建设于高速公路服务区、公交车等场所,因此数量较少,占比在20%左右。交流充电桩:相对单价较低,安装相对容易,通常为私人所有,因此数量较多、分布较广,占比超过80%。从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,直流桩逐渐走向大功率的发展方向。
公共的专用充电桩的效益最好,公交等固定充电需求的有序充电效果很好。
6、充电桩满足需求能力分析
国家新能源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私桩慢充是发展趋势,要占到90%以上。目前私桩发展太慢,严重影响电动车普及。自有充电桩用户的各项满意度(充电桩充足性、布局合理性、充电价格、结算准确性等方面)均高于选择其他受访者。
私用桩为车主私人享有,满足在家充电需求,通常随车配建,客户群体庞大,是基础充电设施的绝对主力。
2023年1-5月的纯电动乘用车国内零售164万台,新建29万个公桩和86万个私桩。纯电动乘用车的国内零售规模,公共充电桩如果与私桩看作1:1的用户服务数量对比,则车桩比是1.43:1,充电桩是不足的。这里要拆分出插混的充电较少的特殊性,也就是上海模式的,只烧油不充电的需求特色。
但如果细分功能看,按公桩的充电利用率是私桩的3倍,也就是3:1的关系,则充电设施与纯电动的销量占比达到0.96,基本是1:1的关系,由于公桩的安装暴增,总体车桩比已经达到1:1的相对合理水平。